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章讲到,周永生与王母娘娘论道证佛,真是,空性本觉明,无欲亦无求。
朗朗大千真觉照,与道合真超越道,无上真境无上尊,道佛之祖,祖道祖佛如来。
西王母既然有所托,周永生自当全力以赴以报其再造搭救之恩,“娘娘但说无妨。
但凡合乎天道、利于众生之事,永生纵是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既如此,妾身便直言了。”
西王母指尖轻扬,一道青鸾流光如灵蛇般游过素女与玄女腰间。
两枚羊脂玉佩瞬间脱鞘而出,悬浮于九重祥云之上。
玉质通体莹润似凝脂,篆刻的“永结同心”
四字在氤氲佛光中若隐若现,笔锋处隐约可见千年朱砂沁痕。
“这两个孩子随我修行已逾千年。”
西王母袖中垂下的流苏轻颤,指尖拂过玉佩边缘,“虽名为主仆,却胜似骨肉至亲。
素日里素女与我话寂寥,玄女为我按摩锤肩以解乏——”
她忽然顿住,目光落在玉佩流转的光晕上,那是前世轮回尚未散尽的灵气,如星河碎钻般簌簌坠落。
“何况你们本就有千年因果纠缠。”
王母指尖凝出一缕金光,在空中勾勒出一幅幅前程往事: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昆仑雪顶的誓约、佛前长明的青灯……前尘往事如流光倒影,一一呈现出来。
在玉门关外为救幼童身中三箭,血洒黄沙时素女跪坐身旁,以千年仙元渡入他心脉;又在天竺国讲经夜,暴雨冲垮佛堂,玄女化身为白衣比丘尼,以真身挡住修罗鬼众利爪,衣袖间飘落的玉簪碎成齑粉。
历历在目,桩桩在眼前流转,刻骨铭心不容诋毁。
昆仑山巅,瑶池如镜映天光。
周穆王巡游至此,拜见西王母,论道畅谈,并赐予周穆王长生药,留下预言:“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将信将疑,且于宴席间,见玄素二仙临波而立,衣袂若流霞曳云。
周穆王盛感他们的仙姿殊绝,于是,遂解腰间羊脂玉佩,分赐二仙,也留下趣言道:"青鸾应配琼枝,今以玉为盟,待孤王再次返复而来,定以九州聘礼迎仙驾归尘寰。
"言罢,玉佩通灵,双凤振翅间霞光漫野,竟将瑶池春水染作琥珀色。
二仙垂眸相视,指尖玉温似灼,皆知此约虽隔仙凡,却已种下千年情根……
“这定情之物,原是你们亲手种下的因果。”
祥云深处传来仙鹤长鸣,王母袖中飞出两缕红线,轻轻缠上玉佩系带,“如今轮回转至,该是解这玉中缘法的时候了。”
素女听闻此言,耳尖骤然漫上胭脂色,恰似昆仑坳里三月初绽的碧桃花,连耳垂都泛起半透明的粉晕。
她下意识伸手去按腰间玉佩,指尖却在快要触及到腰间的刹那,似乎想到了什么,如触电般缩了回来——原来腰间早已空空如也,而是静静地悬浮在半空当中,让她羞涩的指尖微微发颤。
玄女见状,莲花玉指轻轻覆上素女的手背,袖口垂下的鲛绡流苏扫过素女腕间,如春水漫过青石般将那抹慌乱轻轻按住。
两位扺掌天道法则的仙子虽已位列仙班,此刻却皆褪了往日端严气象:素女攥紧广袖边缘的金线流苏,鎏金步摇随低垂的螓首轻轻晃动,九颗东珠垂旒在锁骨处投下细碎阴影;玄女则羞了香肩玉头,颔首悄盼满颊绯红无处言说,羞了满城粉黛,染红了流云苏月,斩邪戮逆剑那道天道符文散发的并蒂莲神光开得正艳,竟与周永生眉心上绽放的莲花光辉浑然相映,连花瓣舒展的弧度都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