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位当时驻维也纳的塞尔维亚外交官证明:"
在波斯尼亚,1913年是革命组织纷纷成立的一年。
……人人都在叫嚷:行动、行动,不要再空谈了。
青年人不想别的,只想用炸弹、暗杀、炸药来毁掉一切、消灭一切。
"
不幸的弗兰兹·斐迪南因同意正式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而授这些塞尔维亚革命者以可乘之机。
选定出访的6月28日这一天是圣维多夫丹节,科索沃战役的纪念日;1389年的这一天,土耳其人征服了中世纪的塞尔维亚帝国。
这是一个不能原谅的缺乏远见的决定,因为在这一天塞尔维亚人的民族感情必然受到刺激,尤其是由于黑手社当时的鼓动。
当大公及其妻子在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早晨进行访问时,至少有六位刺客身带炸弹和左轮手枪等候在指定的路线上。
就象命中注定的一样,当队伍在街的拐角处停下来时,普林西普正好站在那儿。
他掏出左轮手枪,连开两枪,一枪射向弗兰兹·斐迪南,一枪射向波斯尼亚总督波西奥莱克将军。
可是第二枪射偏,击中了大公夫人。
医生还未来得及抢救,大公及其妻子就已死去。
这时,"
该死的联盟体系"
开始采取无情的、致命的行动。
首先,德国保证,不论奥匈帝国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它都给予全力支持。
来自柏林的这张有名的"
空白支票"
并不表明德国人就需要战争。
更确切地说,他们以为俄国未必敢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德国和奥地利,以为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摆出这种通常的姿态正是为了和平。
若考虑到以下事实,这种设想是可以理解的;这正是1908年奥地利从土耳其人手中并吞波斯尼亚时所发生过的情景。
塞尔维亚人长期注视着这个斯拉夫人的省份,强烈反对这一并吞,并得到了俄国的支持。
但是,当德国支持奥地利时,俄国人因断定自己还不能冒战争之险,决定退却让步。
然而,这种结果在1914年不可能再发生。
因为俄国这时的势力比1908年时更强大。
它已从1904-1905年的远东失败中恢复过来。
这时,俄国还得到了法国的有力支持;而这是它在1908年时所没有的,那时法国并不热心挑起波斯尼亚的争端。
因此,德国人以为萨拉热窝的危机只会局限于某一地区,这显然失算了,其实,大变动时期已经来临。
7月23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提出了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对事件进行解释和道歉,禁止反奥刊物,镇压反奥组织,与奥地利官员一起共同追究罪犯的责任,并对策划该事件的同谋提出起诉。
塞尔维亚7月25日的答复初看起来好象是要调解,但实际上却受着种种条件限制。
是推诿,无法令人满意。
奥地利立刻断绝了同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国为了报复,于7月30日命令全国总动员。
第二天,德国向俄国发出了为期12个小时的最后通碟,要求停止总动员。
德国没有得到答复,便于8月1日向俄国宣战,并于8月3日向俄国的同盟国法国宣战。
就在同一天,德国入侵比利时,开始了实际的战争行动。
这一侵略为英国在8月生日对德宣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这样,欧洲各强国在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才过去5个星期时就已开始互相进攻。
三、战争的欧洲阶段:1914-1917年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