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落座后,宫人将雪白的宣纸铺到面前的案上。
今日的题目“咏梅”
对于李令溪而言是不陌生的。
大衡自建国伊始便武功卓著,文脉同样源远流长,太宗皇帝尚在东宫之时便曾发教令开文学馆,高宗也是一位喜好风雅的帝王,两朝天子的影响下来,王公贵族们的赏花饮宴再少不了诗文相和,在她很小的时候,沈老先生便教过她作诗写文。
沈老先生曾同父王说,她的性情实在顽劣,文章写得不像样子,但在诗词之道上天分极高,父王不信,那时也是隆冬,寒梅盛开,沈老先生便当场指梅为题。
当时四周梅香弥漫,她兴致极好,随口一作,父王却听得眼睛都直了,立马用宣纸写了下来,让人装裱挂在了会客厅。
从那之后,每一个来晋王府做客的人都能看见她的“大作”
。
没多久先帝也听说了此事,见到她的诗作后先帝格外欣慰,夸她有文君道韫之才,还曾在科举殿试时用她的诗句出了一道题目。
那场殿试一结束,她的才名就传遍了京城,后来更是在宫宴赛诗之时几度夺魁。
父王说,那是他此生最得意的事。
此时的园中依然涌动着沁人心脾的暗香,可是无论这香气在鼻间如何激荡,都好像和从前晋王府的不一样。
她垂着眼睫提笔。
以往作诗之时她从来都要来回推敲,恨不得字字珠玉,如今却刚好相反,遣词用韵力求平庸,生怕被人看出异常。
一首诗写完,确保自己越看越不满意,她便知道可以交了。
刚准备搁下笔,她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再一看才发现,宣纸角落的落款处她下意识地署的是“琅华”
。
李令溪:“……”
眼见着时辰到了,宫人们开始收宣纸,重新写一张已经来不及了,涂掉也能看出原先的字迹,她心一横,将那一角直接撕了,而后把旁边卫静妍的宣纸拿过来放到自己的上面,一道递给了宫人。
卫静妍幽怨地看向她。
李令溪抱歉地笑了笑:“上回你不是说我那儿的桂花糕好吃吗?正好仲秋时收起来的桂花还有余下,回头我让小厨房再做些给你送过去。”
卫静妍眼睛一亮,立马点了点头,不跟她计较了。
将撕下的一角攥在手中,李令溪轻舒了一口气。
宣纸收完,贵女们纷纷起身离席。
即便已经在梅园里待了大半日,不少人依然有赏梅的雅兴,不过这其中并不包括李令溪。
她没忘了自己来这场宴会的目的,但在来这里之前,她也着实没有想到,在她为如何翻父兄的旧案而苦思之时,会是身在狱中的皇三子吴王给她指出了一条路。
这些日子吴王案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其中最引人议论的,就是刑部尚书陶权度一直在帮吴王递折子喊冤。
这位陶尚书为人秉直,铁面无私,自执掌刑部以来,不仅凭己身之力平反了许多陈年冤假错案,还提拔了好几位寒门出身同样刚正不阿的刑狱官,让刑部这个原本是权贵们一言堂的地方开始有了愿意为民请命的人,许多百姓因此受惠,无一不对他感恩戴德,民间甚至有人称他为“陶青天”
。
他的出面,让几乎已经被奉宸卫做成了铁案的吴王案重新有了转机。
虽说先帝已决的定案与今上尚未处断的疑案不可并论,但陶权度这个人却未必不能一试。
正巧今日陶权度的妻子也带了女儿前来。
前面有两个贵女并肩而行,李令溪正准备上前打听一下那位陶姑娘现在何处,走到近处却听见她们议论:“方才我去母亲那边,看见傅如梅了。”
“不会吧,你是不是看错了?”
“不可能。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