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的三个嫡亲的哥哥,朱标、朱樉、朱棡都先于朱元璋去世,朱棣也就成了嫡长子。
“礼法上立嫡立长”
,如果朱元璋没有过早地立皇太孙,那么朱棣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或许是朱元璋担心自己在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没有希望熬死老二,所以才急着立皇太孙。
毕竟嫡子里面,老二作恶多端,很明显不适合当皇帝。
有老二堵在前头,朱元璋绕过老二立老三或老四就于礼不合,倒不如另辟蹊径,改立皇太孙,也算是一种意义上的符合礼制。
】
天幕上出现了简单明了的皇位继承顺序图,嫡长孙排在嫡次子前面。
汉高祖刘邦不着痕迹地看了刘盈一眼,掩藏了杀意。
不管他将来是扶持刘如意上位还是扶持刘恒上位,刘盈这个嫡长子都会是个阻碍。
希望他能活得长点,最好是能够看到刘如意长大成人。
洪武大帝朱元璋没有想到继朱标之后,他又得再经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活得长也不怎么好啊!
早不死晚不死的,老二怎么就没有死在朱标前头呢?
太子朱标:“……”
两个弟弟都短命啊。
“明成祖?”
朱元璋迟顿地反应过来,朱棣居然也能有带祖字的庙号?朱棣的后人当他不存在是吧?不认他这个祖宗了?
清朝的皇帝们一堆都是庙号带祖字的,倒是不介意这个。
【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尽心尽力地为太子朱标培植党羽,不论文武,巴不得所有的开国元勋都能够成为太子朱标的人,就连他的其他儿子,也可以说是稳固朱标太子之位的工具人。
这个弟弟犯错了,太子朱标求情,承了太子的恩;那个弟弟犯错了,太子朱标求情,承了太子的恩。
太子朱标在朝堂和兄弟间的威望非常高,促成这一结果的是朱元璋。
】
各朝各代的君臣们:“……”
不得不说明太祖朱元璋是皇帝中的奇葩啊。
当皇帝的都不希望太子结党,不想看到太子的权势、名望太大,偏偏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
太子不能没有能力,也不能太有能力,这才是能够让皇帝放心的优秀储君。
朱元璋是一点都不怕太子翅膀硬了之后逼父退位啊。
【太子朱标病逝之后,朱元璋不想把皇位传给作恶多端的老二,又见现存的大孙子朱允炆侍疾十分动心,孝感动天,便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好继承皇位。
但是朱标去世的时候,朱允炆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
朱元璋担心那些老臣不会服这么个小孩当皇帝,便开始了血腥大屠杀,功臣良将几乎都被朱元璋给杀绝了,这才放下了心。
但是朱允炆不放心啊。
开国元勋是被爷爷杀了不少,但是他还有一堆当王爷的叔叔啊,爷爷为他清理朝堂,怎么就把这些人给忘了呢?】
秦始皇嬴政:“……”
这朱允炆还真是孝死了。
太子扶苏想到了胡亥登基之后对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预料到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会干什么出格的事了,也难怪朱棣会反。
洪武大帝朱元璋怒火冲天,虎毒还不食子呢!
他对老二再不满,再看不惯,也没有杀了老二;之前他误以为朱棣造反夺了标儿的江山,都没有真的杀了朱棣,虽然有标儿劝说的功劳在里面,但掌握生杀大权的是他。
这朱允炆的心也太毒了。
他留下这些藩王,是因为胡人还在虎视眈眈,天下还未一统,别说唐朝了,就连汉朝统辖的疆域,都还没有收回来。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