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念佛圆通章〉不是这样,它的所缘境是佛号,直接忆念佛号,直接感应道交,然后悟到本性。
两者不一样。
这两个我们到了经文的时候再详细说明。
总而言之,它整个正行的观念,就是要你反闻闻自性。
那么它的助行呢?再看第二个,助行。
修首楞严王三昧有两个地方要注意的。
第一个,就是四种清净明诲——明诲殷勤,戒乘俱急。
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
我们这里讲到戒法的问题。
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
遮戒有时候是因时制宜,哪一尊佛到这个地方,他有时候有制,有时候没有制,因为环境不同、根机不同。
但是杀盗淫妄四根本重戒,三世诸佛出世一定会制的。
这四种明诲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
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一定要遵守的。
所以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
这是第一个助行。
第二个,道场安立,显密互资。
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有一个道场,有一个清净的环境,要结界,而且要持咒。
为什么要持咒呢?要防止鬼神障。
因为我们无量劫来,有的冤亲债主刚好到鬼神界去了,这个时候你要持咒保护自己,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有两个助行,第一个是持戒清净,第二个是你要诵咒来保护自己。
这到经文都会说明,它的正行助行。
而这两个修习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个,了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修行?第二个,你今天所对治的是什么?是六根门头的习气。
这就是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所谓的返妄归真的方法。
这个讲到修行。
第三段讲到“修学位次”
。
修行当然有它的过程。
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
在修行当中有一个能历的心,就是能念的心。
我们这一念心,从它不变的体性来看是没有渐次的。
真如的清净法身没有所谓的前后、好坏的渐次,从本质上是没有渐次。
但是从它的数量来说、从它随缘的作用来说,而安立了渐次。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心带回家,而每一个人对家的感觉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
这句话怎么说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样,但是这两个数量不一样,有大小的差别。
所以说,你今天把心带回家,虽然大家的所缘境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数量还是有差别,所以在没有渐次当中而勉强安立渐次。
这个时候你就是“正助圆彰”
,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诵咒。
那么你所历的阶位呢?即位次而非位次,所历之转依如幻。
你所建立的过程也是一样。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