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3章 海瑞出巡的传统(第1页)

张国之踩着积雪,左手拎着一个饭盒,右手拎着一盒糕点,朝着宫门外走去……他边走边摇头。

想来,这次没有查办了李成梁,他是挺失落的……离开了皇宫,听陛下的话,将宫廷糕点,还有御粥带回了家中,给他的妻子儿女享用。

他有三子一女。

老大老二,都在三大营之中,只有幼子幼女陪在身边。

虽然父亲是锦衣卫指挥使,但他的老大,老二,却是不是人才,文不成武不就,也没有张国之的头脑,在三大营中,还是一个大头兵,估摸着混个一二十年,也成不了百户伍长。

不过,幼子出生在北京城,现在才八岁,可能是出生在天子脚下,地方换了,读起书来,还有着几分灵性,弄不好能成为他们老张家第一个秀才……张国之当这个指挥使,已经八年了,干了八年的脏活累活,从未抱怨过……朱翊钧对他的信任,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当今天子不过十六七岁,但这个指挥使却在陛下两三岁的时候,便护卫左右,那个时候,当今天子是太孙,他是锦衣卫的千户。

将山东老家的政治资源全部倒出来用上,再加上自己胆大心细,有些不俗的能力,立了些功劳,才勉强成为了锦衣卫的千户……在之前,能够做到锦衣卫千户,张国之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三十岁锦衣卫千户,到了五十岁依然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手持象牙腰牌,当朝武官正三品大员……也就是在隆庆三年,三十四岁的张国之,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帝穆宗皇帝陛下,在一次纵马疾驰的过程中,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而后张国之便火速成了锦衣卫同知。

从千户到同知,绝对比同知到指挥使的难度要大。

在隆庆四年又得明文旨意,提管在京十二大千户。

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也就是武勋权贵头头脑脑的,成国公之弟,就已经成了吉祥物。

张国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干着脏活累活,与朝中的权贵一直保持着距离……朱翊钧在登基之初,能够快速掌握话语权,一方面是因为朱翊钧颇有先祖遗风,英明果断,但在果断地君主,终究还是十岁地少年,他的手中必须要有让所有的官员害怕的筹码。

锦衣卫就是筹码。

在张国之将近四年的整顿,扩充中,在朱翊钧登基之初,不管是新上位的冯保,还是做了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在做了一些手段之后,面对滴水不漏的锦衣卫系统,他们都明白,锦衣卫在京三万多人,这么庞大的暴力机构,不在冯保的手中,不在太后的手中,而是在十岁天子的手中握着。

张国之不管是对冯保,还是对张居正,都有防备之心,这是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来的。

他听从了先帝的旨意,将锦衣卫存在的意义贯彻到底。

那么,锦衣卫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说白了,这一特殊存在,就是皇权在暗影之中伸手的凌厉触手,是帝王权威最具象化的威慑利器。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皇帝陛下而存在。

在那等级森严、权谋交织的朝堂之上,百官犹如繁星,各有其位,亦各怀心思。

锦衣卫作为皇权的延伸,以一种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的方式,对百官展开严密监察。

然而,锦衣卫的一切根基,皆系于皇权一身。

热门小说推荐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