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强大的兼并弱小,弱小的逐渐灭亡。
曾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他的第三个儿子江元仲,在夏启时是夏朝的大理,即掌管刑狱的大臣。
公元前1101年,江元仲被封在江邑,建立了江国。
江国在蔡国西南,息国以西。
到了西周时期,江国的疆域有了一些变化。
这个时候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在淮水之阳二里的位置。
因为国土面积小,人口少。
为了能够在夹缝中生存,江国国君采取了一些办法。
例如在春秋时期,通过与其他诸侯国的姻亲关系,通过在强大诸侯国之间选边战,获得了一些发展机会。
这个时候,很多弱小的诸侯国,已经被齐国、宋国、楚国等诸侯国兼并。
原来江国周围,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小诸侯国。
但到了春秋中期,江国周围的小诸侯国,都已成为别国的美餐。
无奈之下,江国先投靠楚国,想依附于楚国的实力,来抗拒来自北方和东方的挤压。
但这种把自己的复兴,寄托于别国怜悯的做法,只能说是一厢情愿。
后来齐国成了霸主,江国又跟随齐国、宋国攻打楚国。
这种左摇右摆的做法,让楚国当然很恼火。
地处淮水北岸的江国,虽然灌溉农田方便。
但每年夏秋时节,泛滥成灾的淮水流域,让江国人无法正常生产、生活。
没有发展的先天条件,又处在大诸侯国的夹缝中,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公元前624年,楚国发兵攻打江国。
目的没有其它,就是要吞并江国的土地。
这时的楚国国君是楚穆王,江国国君是江贞。
这时中原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早已经故去十几年。
经过五公子争位,齐国早已经江河日下。
江国赶紧派人向晋国求救,春秋五霸的第二霸晋文公,也已经去世两年。
虽然如此,晋国仍然有称霸中原的余威。
时任晋国国君晋襄公,派遣晋国军队,与江国人一起,击退了楚国军队。
但第二年,楚国又来进犯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