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大地促使印度易受攻击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强大的商人阶级的兴起;这一商人阶级的经济利益与西方公司的经济利益有密切关系。
这些公司能比较自由地在印度经商(它们在中国几乎遭到完全的排斥)。
16世纪时,印度的经济很少受到贸易的影响,因为贸易主要限于香料和纺织品。
但是,17世纪时,除了硝石外,还有各种商业性作物如靛蓝、芥子籽和大麻被大量出口。
孟加拉是这一贸易的中心;在那个地方,这时出现了富裕的土著商人,他们控制了当地经济,并在莫卧儿官员的腐败、无能的统治下变得愈来愈不安分。
正是这些商人中的一个叫活跃的塞斯的人,收买了那些想来该遵照孟加拉的纳瓦布即总督的命令行事的将军的忠心。
在普拉西战役中(1757年),这些将军避免与英国人作战;英国人在这场重大的遭遇战中仅失去了65人。
正如一个印度历史学家所说的,普拉西是"
一笔交易,不是一场战斗"
。
英国人这时是孟加拉的实际统治者,不过他们继续在形式上承认傀儡纳瓦布。
17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莫卧儿军队之后,被授予"
底瓦尼"
即在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这些富裕的地方收税的权利。
这为谋取利润和露骨地敲诈开辟了多种多样的机会,英国代理人充分利用了这些机会。
通过增加赋税、控制贸易和接受土著官员的许多"
礼物"
,他们为自己和在伦敦的上司积聚财富。
公司官员和他们的印度代理人也不承担问印度商人征收的很高的税。
两位英国历史学家说:"
人们已明白,策动革命是天下最有利可图的把戏。
歇斯底里曾支配着科尔特斯和皮萨罗的时代的西班牙人,而对黄金的贪欲是自那时以来所无可比拟的,它充满厂英国人的头脑。
特别孟加拉,直到被榨尽血汗时才重新经历和平。
"
1769年5月24日,公司雇员理查德·比彻在给他在伦敦的主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如果有理由认为,自底瓦尼落入公司手里以后,这国家的人民的状况比以前更坏,那必定会使一个英国人很痛苦。
……这一美好的国家在最专制、最任意的政府的统治下曾繁荣一时,现正濒于毁灭。
"
由于在孟加拉的立足点,英国人得到了在印度进一步扩张所必需的基地和资源。
当时,对于莫卧儿的领地,还有另外四个竞争者——法国人、迈索尔的统治者、海得拉巴的统治者和马拉塔联盟。
法国人在七年战争期间遭驱逐,不得不通过1763年的巴黎和约在实际上交出他们在印度的所有要塞(见第七章第六节)。
然后,美国革命期间,英国人在印度也受到由三段主要的土著势力组成的一个联盟的挑战。
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先是设法顶住,后来采取了攻势。
到1800年,仅剩下英国人和马拉塔人;在以后几年中,由于马拉塔联盟内部不和,英国人逐渐占上风。
到1818年,马拉塔人已被打垮,不过,英国人除了与旁遮普的锡克人的一些战斗外,与马拉塔人的某些战斗仍在继续。
英国人在这块次大陆的中心定居下来之后,开始向北推进、寻找天然边界。
在东北面,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尼泊尔,他们击败了廓尔喀人,后者从此以后站在英国人的一边战斗。
同样,在西北面,他们最后战胜了旁遮普的高傲的锡克人。
因而,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人成了从印度河到布拉马普特拉河、从喜马拉雅山脉到科摩林角的整个印度的主人。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