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让他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一时又概括不出来。
他想了想后,道:“如发明蒸汽机,然后以蒸汽机为核心发明出了火车、铁路,令交通运输比以前大为方便,这便是科技。”
“至于工业,如大明生产钢铁的铁场,属于冶炼工业;如纺织作坊则属于轻工业;如制造兵刃甲胄火铳的作坊,则称之为军工业。”
“其实大明这些场坊,称之为工业绝对是大大高估了,勉强能算个工业雏形。
因为这些场坊的生产效率太低,而真正的工业,生产效率极高。”
“以钢铁生产为例,大明眼下便是十年、几十年生产的钢铁加起来,也未必有后世中国一天生产的钢铁多!”
“大明还属于农耕国家,后世中国则属于工业国家,而拥有强大生产能力便是工业国家的一大特征!”
虽然刘宽是信口而言,说得并不好,但朱元璋还是听得一脸震惊。
回过神,他想质疑刘宽故意夸大后世所谓的工业之力,却又觉得刘宽没这么做的必要。
于是他张了张口,终究没将质疑的话说出来。
不过,听了刘宽这番话,朱元璋也算明白过来,不论是科技、工业,还是后世的其他事情,都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反正他铁了心要将刘宽留在大明,为他所用,相关的事大可以后慢慢询问。
眼下还是问些实际的事比较好。
念及此处,朱元璋便问:“刘公子可会打造那火车?”
朱元璋想的是,既然这跨江大桥和铁路一起穿越到大明了。
只要能有火车,这段铁路他就能用上。
若真的好用,日后大明也可以发展科技、工业,将铁路修建得更长。
如刘宽所描述的后世中国一般,铁路可达四极八方。
那样的话,朝廷对地方、边疆的掌控力必然更强,无论内忧还是外患,都更容易解决。
大明国祚必然也因此延长。
刘宽没想到朱元璋刚才还在询问科技、工业,转眼就换了个这么具体的问题。
想了想,他如实答道:“我并不会造火车,但初代火车不算特别难造,其中涉及的科技、发明我都大概了解。”
“若是我留在大明,陛下肯许我征用各方面所需的人手,给予钱粮物料的保证,我倒是可以尝试做此事。”
刘宽想的是,如果他回不到后世,只能留在大明,一开始最好不要当类似于“工部尚书”
这种职位太高、管事太多的大官。
因为这样很容易招人嫉妒,甚至陷入朝堂、官场的争斗中,进而限制住了他的手脚。
倒不如先去做一件具体的事。
组建自己的团队,“发明创造”
大明第一辆火车,便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刘宽觉得,与其费尽口舌地劝朱元璋及大明各方势力发展科技、工业,倒不如先让他们见识科技、工业带来的好处。
既然有一条现成的铁路跟着他一起穿越了,他只需造出火车,尽快让这条铁路投入使用,便可达成“劝说”
目的。
朱元璋原本只是那么一问,并不认为刘宽就会造火车。
毕竟之前刘宽都说了,他在后世还是个处在学习阶段的读书人。
听刘宽说能造出来,他既意外又惊喜,不由笑道:“好,那咱就封你为我大明的工部尚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