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标含笑点头,“儿臣明白。”
“行了,你也回去吃午饭吧。”
“父皇也是。”
“嗯。”
之前几日,朱元璋不仅将六部尚书都裁剪至一个,恢复正常的六部制度,并大刀阔斧的设立了内阁、军机处。
并且目前已经选任了原四辅官中的杜佑、龚敩、吴源,以及礼部尚书刘仲质、翰林检讨吴伯宗、宿儒鲍恂、余铨,共七人为大学士,组建内阁。
同时又委任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吏部尚书李焕文兼任军机大臣,翰林典籍吴沉、原四辅官之一的赵民望为军机处行走,组建军机处。
虽然内阁、军机处都是将将组建,尚未完全运转起来,但有了这些人分担,父子二人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已经少了一些。
朱元璋虽总担心内阁处理事务不符他心意,频繁抽查,详阅各种细务相关奏本,却也不得不承认,有人分担政务后,他确实没之前那么累了。
当然,内阁、军机处在他心目中都还处在试运行的状态,什么大学士、军机大臣也都是临时的。
若让他觉得不合适,他不介意换人,乃至改变内阁、军机处的职能、规矩。
···
午饭后。
刘宽从府中带了一个暖水壶、一罐茶叶,来到了工部的科技司院。
为自己泡上一杯茶后,刘宽依旧是拿出几张白纸,将自来水笔重新吸了墨水,在纸上写写画画起来。
他在思考该在科技司空缺编制上安排什么样的人,好辅助他做事。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便有了大概的想法。
科技司的官吏编制较为灵活,那么他也没必要上来就将所有编制填满。
毕竟他在大明不认识几个人,可以先提出要求,让苏铨推荐几个,目前够用就行。
待日后他认识的人中有了合适的,再推荐进入科技司也不迟。
整理出了具体想法后,刘宽便到中间的大屋找到了苏铨。
苏铨正喝着下午茶,悠闲地看书。
刘宽进来后,苏铨便放下了书本,也让刘宽注意到了这书的书名。
赫然是宋版的沈括《梦溪笔谈》!
刘宽虽有点小惊喜,但想想这是明初,离宋朝不过一百多年,而苏铨则是工部官员,便又觉得此景颇为正常了。
他压下借阅《梦溪笔谈》的想法,准备先谈公事。
“刘副郎有何事?”
苏铨询问。
与刘宽基本熟悉后,他倒也没一直用阁下这种敬称。
刘宽道,“苏郎中,推荐官员之事我已经有了想法,特来跟你商量。”
“刘副郎有何想法,尽管道来。”
刘宽道:“员外郎人选我暂无想法,至于主事,我想必须有一个得通晓工造之事、熟悉各种技术,嗯,最好还善于发明创造。”
‘这人便是我要培养的工业设计师!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