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回 不得不说几句话 觉悟之后去牵挂(第3页)

,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在道家那里,无为而治的要义就在于顺其自然,即治国者充分尊重治理对象(民众)自身的禀性、状态和趋向,不过分干预民众的生活,使之遵循人自身固有的本性、意愿,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在佛家中经常提到的“无为”

也是如此,这里的“无为”

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不执意去“为”

,要顺其自然而为。

《金刚经》中也讲,“此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因尽缘灭,一切都在自然的变化之中,都要经过“成、住、坏、灭”

四个过程。

所以让我们不要去执着于任何一件事物,不要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因为它们都是自然的一种体现而已。

执着于任何一种形式或观念,都不是自然和无为的,就必然会产生相反的作用,所以《金刚经》中让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世界的多样性是一种自然,生态循环是一种自然,人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也是一种自然。

所以“道“也必须要学习和遵循这个“自然”

,如果“道”

不遵循这个自然,那它也就不再是那个自然环节中的道了。

面对生死的问题,镜水先生在两年前为缅怀“321”

东航空难遇难者,作了一首词:苏幕遮·节点三二一、一二三,非是数字,人命却关天。

面对时空新节点,生死无常,新旧在转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正道,大道学自然。

真理曙光难遮掩,一鸣惊人,推背今震撼!

点明了在新旧交替、文明转换的过程中,这都是道法自然的一种体现。

关于“道法自然”

的重要性,可以分别从物质世界、精神修养、正确看待生死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关于物质世界:人生一世的得与失总是平衡的,就像钟摆在原点两侧周期性摆动一样。

得到的越多,在其他方面一定会失去越多,反之亦然。

所以就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说法。

东汉王充的《论衡》,是我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着作。

这个“物”

,是指天地运行规律,不是狭义的物质。

“衡”

,有平衡、均衡有序的意思。

《论衡》认为:天地乃一气所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并在一定阶段打破平衡再形成新的平衡。

它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这个观点是对当时君权神授、人定胜天的有力反驳。

贪官在一定阶段只注重得,却不知道打破了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平衡,后面面临的是加倍的失与败。

唯利是图的商人为了谋取利益无所不用其极,自己可能一时富贵了,但到了子孙这里可能会一败涂地。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